蛋鸡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方案
禽大肠杆菌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禽类不同疾病的总称。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,包括败血型(肝周炎、心包炎、气囊炎)、脑炎型、雏蛋鸡脐炎型、眼球炎型、肠炎型、关节滑膜炎型、肉芽肿型、生殖系统炎症型等,临床中感染两种以上的情况占多数。本病呈全球性分布,是家禽中常见的细菌病之一,该病易与其他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病等混合感染,致使死亡率上升,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。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,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,如饲料、饮水、家禽的体表、孵化场、孵化器等处普遍存在,因此大肠杆菌病对养禽全过程构成了很大威胁。
病禽和带菌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,被病死禽的尸体和粪便污染过的饲料、饮水、池塘、饲养场地和饲养工具等会成为传染源。该病一般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,也可以通过伤口、污染的种蛋及生殖道感染、交配等传播。不同年龄的禽类都易感,蛋鸡、鸭最易感,雏禽和产蛋期蛋禽感染危害最为严重。
蛋鸡患病后,体温升高,蛋鸡冠萎缩或发紫,羽毛蓬松;食欲减少并很快废绝,喜饮少量清水,腹泻,粪便稀软呈淡黄色或黄白色,粪便混有黏液或血液,常污染肛门周围的羽毛;产蛋率低,产蛋高峰上不去或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,腹部明显增大下垂,蛋鸡群的死淘率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