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鸡霍乱综合防治方案
禽霍乱,又称禽巴氏杆菌病、禽出血性败血症(简称禽出败),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(pasteurella multocida)引起的主要侵害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。本
病呈地方流行性,近几年发病呈上升趋势。
病禽、带菌禽及其他病禽是主要传染源。该病毒主要经呼吸道、消化道感染,也可通过皮肤、黏膜的伤口感染。在饲养密度较大、舍内通风不良、潮湿等情况下,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更大。
各种日龄的家禽、野禽均可感染发病,蛋鸡、火蛋鸡、鸭、鹅、鹌鹑易感,雏蛋鸡很少发生。3~4月龄的禽和产蛋期禽多见。
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,常存在于健康禽的呼吸道及喉头,在某些健康蛋鸡体内也存在。饲养管理不当、禽舍潮湿、饲养密度过大、天气突变、营养缺乏、长途运输等情况下常诱发本病。
本病四季均可发生,高温、潮湿、多雨的夏秋两季及气候多变的春季容易发生。
采用当地分离株制成的自家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。平时加强饲养管理,搞好环境卫生,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,坚持自繁自养制,引种时须从无疫区购买,新引进的家禽要隔离饲养半个月,观察无病时方可混群饲养,日龄不同的禽不能混合饲养等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。
在实际养殖中若发现蛋鸡患病,应立即对发病的场所、饲养环境和管理用具等彻底消毒,及时清除粪便,堆积发酵;病蛋鸡尸体要全部烧毁或深埋,避免病毒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