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鸡产蛋异常综合征综合防治方案
产蛋异常综合征是蛋鸡无产蛋高峰、产蛋徘徊不前及产蛋下降的总称。
一、病因
1.无产蛋高峰的原因
蛋鸡在育雏时期患过某种疾病,如传染性支气管炎、禽流感等病,造成生殖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,或生殖系统发育不良。
青年蛋鸡发育不良,平均体重与胫骨长不达标,尤其体重达标而胫骨长不达标或常饲养不经改良的同一品种,致使生产性能下降。
营养水平偏低,不能满足高产时蛋鸡对营养的需求,致使生殖功能低下,易歇产。
2.产蛋徘徊不前的原因
饲养管理不善,如蛋鸡舍污染严重,环境太差,光照不合理,如时间过短、光照过弱或光照时间不稳定,以及新城疫、大肠杆菌病、新母蛋鸡病等隐性感染致使产蛋徘徊不前。
饲料营养偏低,不能满足高产的需求,或者蛋鸡开产之后未能及时而足量地补充钙源和蛋白质,致使产蛋增长缓慢。
3.产蛋下降的原因
新城疫、温和型禽流感等病毒病感染或大肠杆菌病等细菌病的存在,或菌毒混合感染等引起生殖系统炎症造成产蛋下降,白壳蛋、薄壳蛋、砂壳蛋、血斑蛋或粪斑蛋增加。
应激因素如药物(使用对产蛋有影响的药物、用药时断水时间及断料时间长短等)、
饲料(饲料质量不稳定或更换饲料造成的换料应激等)、防疫(如疫苗反应)、惊吓、天气突变、异常噪声、外物入侵、光照不稳定等均可诱发本病。
二、诊断要点
产蛋高峰期无产蛋高峰,产蛋量在80%左右,或者比预产期的产蛋率低10%~15%,但蛋鸡采食、精神均正常。
产蛋快速增长期(开产之后或疾病之后),产蛋率上升缓慢,甚至徘徊不前,或者忽高忽低呈反复状。
产蛋率缓慢下降,下降幅度不大,蛋质变差,白壳蛋、薄壳蛋、砂壳蛋或血斑蛋增加,采食量、饮水量及精神正常。
当蛋鸡出现这些症状时,应该及时确定病因,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缓解或改善。